走进校园 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
如果随便问一句“海南穷吗?”估计很多人要莫名其妙。三亚不是国际旅游城吗?物价这么高,高楼大厦这么多,哪里穷啦?但是放眼整个海南,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穷落后的村落仍然常见,不成为亲见者,我们无法回答题目的问题,不做研究,我们无法在回答这个问题后继续追问,为什么穷?怎么才能不穷?简单的问题背后有无尽的思考。
面对这样的问题,象牙塔里我们绝对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在这个酷暑难当的六、七月,有一群热血青年暂时告别舒适安逸,带着对生活的探索,走入农村,走进社会基层,深入了解社会。带着大家的好奇去实地考察了一番海南的贫困地区。都说夏季和西瓜冰更配,你在家吹着空调吃着西瓜的时候,你知道“2016年暑期海南省十八县市精准扶贫现状调研”的老师和同学们是如何发挥高校智库的智力优势的呢?
国家提出精准扶贫、全面奔小康的目标,海南打响三年整体脱贫的攻坚战,海南的大学能够为此做些什么呢?大学要发挥智力优势,主动了解海南省贫困群体的致贫原因,认知、评价现有扶贫项目成效,为科学、有效落实“精准扶贫”的理念和目标献计献策。在三亚学院党委书记、校长陆丹的倡导下,三亚学院成立了主要由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师生担纲的18支调研组,奔赴海南省东方市、三亚市、澄迈县、海口市、儋州市、昌江黎族自治县、屯昌县、琼海市、文昌市、临高县、五指山市、陵水黎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定安县、白沙黎族自治县、万宁市、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等十八个县市36个行政村,开展为期14天的海南精准扶贫现状调研活动。
与充满正能量的人同行
感恩身边有这么一群人
十八组的成员迈着铿锵坚定的步伐走入了农村.。
看着这群在农村工作过程中这些年轻富有朝气的面孔、是三亚学院的旗帜赋予了他们的自信,也是他们为三亚学院的旗帜着上了光彩......在调研工作中发生了什么呢? 定安调研小组、启梦真志愿服务队、昌江调研组、毛竹调研队等为我们发来了他们的工作日记。
关键词:一次实践,一次人生经历,一生宝贵的财富!
2016年6月22日,我们启梦真志愿服务队一行6人,在法学与社会学学院李奇老师的带领下,李鑫鑫、王登凛、张瑾、符美景、薛圣儒5名组员成为18支调研团队中第一支下乡的团队,率先来到白沙县牙叉镇进行调研活动。2016年6月23日,启梦真志愿服务队与白沙团县委书记黄国宇、妇联主席王永珍以及牙叉镇团委书记陈默进行对接工作,对牙叉镇牙港村、志针村的大体情况进行了解,掌握两个行政村贫困户与非贫困户情况的具体数据,为接下来的调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首先走访的是牙港村,它是牙叉镇的一个黎族行政村,其村委会位于牙叉镇和县城的东北方向,土地总面积6400亩。全村共有5个自然村,全部为贫困村,现有居民302户,1189人,其中有31户为贫困户,全村经济来源主要以橡胶、木薯、渔业养殖、外出务工以及农林、牧、副、渔等其他家庭副业为主,政府对该村给与了一定的扶持政策,但是政策下达之后,反映脱贫的效果不明显。因此,此次调研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从2016年6月24日开始,每天我们为了到各个自然村进行走访调查,来回要走十几公里的路,在李奇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始终保持一纵列队形前进,穿着统一的志愿者服装,戴着统一的工作牌,成为牙叉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每天早出晚归,冒雨进行调查,衣服湿了一次又一次,鞋子脏了一次又一次,尽管有那么多的困难,但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理想、目标与信仰,彼此鼓励,彼此坚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在走访过程中,让我们印象深刻的就是村民们一双双渴望被帮助的眼睛,一滴滴因无助而留下的眼泪。其中在一个破旧的房子里,家里只有两个老人相依为命,患有侏儒症,体弱多病,没有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子女常年不回家,只靠邻居帮助和政府的一些补贴为生,这一场景深深触动我们每一个大学生的内心,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本次调研工作的必要性。
经过几天的连续走访,100多份问卷的调查,我们深刻了解当地村民的生活情况,村民失地问题以及橡胶市场价格普遍偏低,是导致村民贫困的主要原因。同时,基层扶贫政策只在当前从表面对农民进行帮扶,并没有对农户的技能提升和农产品的销路提出相应的扶贫政策,以至于不能长远的从根本上使农户脱贫。为了更好的融入当地村民的生活,我们在牙港上村与当地村民集体跳广场舞,感受乡村业余生活的文化与快乐,体会当地村民的热情与淳朴。
启梦真志愿服务队,怀揣梦想,心怀感恩,为共同的理想与目标不断奋斗。接下来,启梦真志愿服务队将继续保持激情,进行新一轮的调查工作!
总之,这个暑假的社会实践是丰富而有意义的,一些心得和体会让人感到兴奋,但却绝不仅仅用兴奋就能描述清楚的,因为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收获。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
(供稿:启梦真志愿服务队)
◆ ◆ ◆ ◆ ◆
关键词:涓涓细流汇聚爱之长河
6月29日上午,高文老师所带领的定安调研小组来到定城镇平和村开展调研,在走访中一个破旧的木板房和一位年迈的独身老人吸引了调研小组成员的注意。经过了解小组成员得知老奶奶今年已经92岁高龄,因眼疾已难以看清东西,行动极其不便,一个人独自生活在破旧的木板房内,老人家里极其简陋,不通电,屋顶漏雨,每天凭借感觉摸索着捡些干柴,清水煮菜勉强度日。
老奶奶每日睡觉的床
老奶奶做饭的场所及厨具
得知以上情况后,小组成员决定结束上午的调研工作后去探望一下老人。在高文老师的带领下,调研组成员先行来到超市,细心的为老人买了毛巾、新鞋、挂面、牛奶、鸡蛋等生活用品,于13时再次抵达老人家。同学们为老奶奶换上新买的鞋子,用新买的毛巾为老奶奶擦洗着布满皱纹的脸颊,梳洗着白白的头发,清扫屋内卫生,换上干净的水,与老奶奶促膝长谈,说到动情之处甚至潸然泪下,尽管语言不通,交流起来十分费力,但是老师和同学们的诚意和爱心让老人十分的感动。临行前,高文老师又掏出200元的钱塞入老奶奶手中,一系列的举动打动着站在一旁的邻居,也深深触动着老奶奶的心。
为老奶奶送来鸡蛋、挂面等
为老奶奶用新买的毛巾擦手
打扫卫生
为老奶奶梳头
老奶奶甜甜的笑容
与老奶奶的合影
最后,调研小组的成员们带着挂念与不舍离开了老奶奶的家,老奶奶虽然看不清,却一直将头冲向我们离开的方向。
调研组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当代大学生的阳光风采和社会责任感,正如涓涓细流汇聚爱之长河,也希望我们的社会能够给予像老奶奶这样的老人更多的关爱和帮助,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让社会更加文明和进步,更加充满爱!
(供稿:定安调研小组)
◆ ◆ ◆ ◆ ◆
关键词:黎民情深,村意浓浓
三亚学院法学与社会学学院海南省精准扶贫调研小组第六组。
为响应海南省政府号召,充分发挥高校智库作用,积极服务海南经济社会发展,2016年6月23日,三亚学院法学与社会学学院“海南省精准扶贫”调研小组赴海南省昌江县十月田镇万善村开展调研工作。
图为万善村部分村委成员与调研组合影留念
万善村是十月田镇下辖的一个黎族行政村,位于石昌公路旁,距离十月田镇政府5公里,由万善村、大芬等2个自然村组成,全村186户,总人口905人,其中贫困人口54户241人。2个自然村均已创建文明生态村,村内道路整洁,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全村耕地面积3000亩,其中水旱田面积540亩。目前,有椰林基地和种桑养蚕基地两个扶贫项目。但由于客观原因,该村经济发展状况十分困难。是十月田镇的扶贫村之一。
6月23日上午,以我院林杭锋老师为领队,石培林,林志菲、王合群,符婷慧、刘西平为组员的昌江县万善村精准扶调研接洽会在万善村召开。会上,十月田镇团镇委书记赵卫兰介绍了此次调研的基本情况,表达了镇政府对我院调研队伍的关心和支持,并向万善村村委村干部和调研队伍分别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万善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村委主任等村领导班子以及三亚学院的调研小组成员共同参会。万善村村委介绍了万善村的基本情况,林杭锋老师介绍了调研的基本目的和工作安排。
随后,从23日到27日,调研小组在村委村干部的带领下,开展了对万善村的精准扶贫的调研工作。
调研小组为调研的开展做工作安排。
图为村干部带领调研小组进入农户家了解情况
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万善村村民生活的基本情况,对万善村的基本经济状况,社会生活情况都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比如,万善村村民经济困难,除了自然因素的限制,与教育程度低,人们的思想观念的落后,有一定的关联,而生活困难,又限制了村民对教育、对经济再发展的投入,一定程度上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中。对此,政府与村委也做了诸多努力,采取了诸多措施,包括对村民开展各类培训工作,帮助村民掌握一些种养殖的技能,外出务工的技能,给村民捐赠物资等,并在万善村开展扶贫项目,包括种桑养蚕,培育椰林基地,为特困户提供鸡苗等一系列扶贫项目。目前,这些项目正在孕育过程中,待形成规模,将极大改善万善村落后的经济状况。
在调研过程中,调研小组不仅了解了万善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也深刻的感受到了黎族人民的热情。在5天的调研过程中,村民们给予了很大的支持。许多村民牺牲了外出下地务工的时间,在家耐心的配合队员们完成调研工作,并将自己的生活经验无私的传授给队员们,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6月27日上午,在顺利完成对万善村的调研和访谈任务后,村委带领陈彦君老师和队员们参观了万善村的种桑养蚕基地,帮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万善村的扶贫项目发展情况。
图为万善村村委、三亚学院师生参观万善村种桑养蚕基地
接下来,海南省精准扶贫调研小组昌江组将会前往昌江石碌镇水富村进行下一轮调研。
(供稿:昌江调研组)
◆ ◆ ◆ ◆ ◆
关键词:先调研后行动,我们一步一个脚印。
目前,海南有47.4万农村贫困人口,5个国定贫困市县,300个贫困村,既有连片的贫困区域,也有分散的贫困农户。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精准扶贫是海南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推动力。为协助解决区域发展中的这一难点问题,高校精准扶贫调研助力海南发展应运而生。
2016年6月24日,澄迈调研组赴澄迈县中兴镇开展调研。25日,精准扶贫调研接洽会在该镇仁洞村召开。中兴镇副镇长李军出席并主持本次会议,仁洞村村支部书记彭宗雄,南茂村村支部书记曾垂廷,澄迈调研组带队老师陈玉,各村组村干部及澄迈调研组其他成员参会。
李军副镇长首先向澄迈调研组转达了县团委及中兴镇领导对调研工作的要求和祝愿,向澄迈调研组介绍了中兴镇仁洞村、南茂村两个行政村的基本情况,表示将全力支持调研工作,积极协调解决调研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预祝澄迈调研组顺利完成调研工作。
澄迈调研组带队老师陈玉向县团委和中兴镇政府对三亚学院调研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就本次精准扶贫调研工作做了相关介绍。
会议还讨论选定了调研对象与访谈对象。各村负责人为澄迈调研组誊抄了村民名单。因调研需覆盖所有贫困户,所以每村名单划去贫困户后,按等间距抽样的方式选定村民数量20%的非贫困户,样本初始量由各村长抽签选出,抽样时遇外出打工或暂居他处的农户,顺序取前一位。随后,两位行政村村长与下辖村长一起,为澄迈调研组推荐了本村德高望重、经济条件好、贫困农户、健谈妇女、有文化的年轻人等10名访谈对象,并安排村干部带澄迈调研组入户调研。
7月1日,在建党95周年之际,三亚学院陈玉老师带领澄迈调研组一行6人深入中兴镇仁洞村开展庆“七一”扶贫送温暖活动。
当天,陈玉老师带领调研组走访了仁洞村第七个自然村,与村书记、村主任及贫困户共同回顾了党的光辉程,缅怀了党的丰功伟绩,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指示精神,叮嘱贫困户有困难要及时与县镇政府、村委会联系解决,鼓励其改变思想观念,通过劳动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脱贫致富。走访过程中,调研组还为特别贫困家庭送去了油、米等生活用品。
通过此次活动,三亚学院赴澄迈调研组认真践行了“两学一做”,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密切了党群关系,增强了党员的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
(供稿:毛竹调研队 )
◆ ◆ ◆ ◆ ◆
“青春建功十三五,携手共筑中国梦”感谢团省委和各县市团委的支持和帮助。此次的精准扶贫现状调研活动是我校大学生投入社会,体验社会,服务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契机。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将我们的神经末梢深入到社会最深的角落,也是我们关心但不够了解的盲点。谢谢精准扶贫现状调研的老师和同学们给我们带回来的最接地气的责任和教育。为你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