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校园 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
2017年1月17日,三亚学院最后一门期末考试全部结束,寒假正式拉开了序幕。
家住河北邢台的大三女生李晨一大早就收拾好了行李,把给家里人带的芒果放在旅行箱的中间,外面压上羽绒服,又在羽绒服的衣兜里揣上一副口罩。
“下飞机就戴口罩,但是也未必有多大用。”李晨笑了笑,掏出手机来查了一下空气指数,把屏幕凑到记者面前,“你看,231,这算好的,12月份的时候,动不动就爆表。”
对于很多三亚学院的学生来说,12月是一个让他们好好得瑟一把的月份。当北方城市频繁报告着雾霾预警的时候,他们可以随手拍下窗外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明媚阳光下的青草绿树,还有运动场上大汗淋漓的身影发一发朋友圈,就会收获无数羡慕嫉妒恨。
然而,
这一次,在雾霾预警再度来袭,北方诸多城市抢飞机票到三亚来“躲霾”时,他们却在完成了自己一学期的学习,考完最后一科之后收拾行李,成为了“迎霾而上”的人群。
“毕竟要回家过年啊。”
“半年没看到爸爸妈妈了,想家的很。”
“爸爸妈妈在家里等我,怎么也得一家人在一起才叫过年吧。”
这些说法,几乎代表了绝大部分返乡学子的心声。三亚学院的学生来自于全国三十个省市自治区,几乎覆盖了全国绝大部分城市,每到寒假,这两万人就成为了“出岛主力军”。在三亚最好的季节里选择离开,对他们来说却并不是一个难以抉择的问题,即使回家要面临严寒和雾霾。
家住河北邯郸的吴展宏回去的比较早,他告诉记者:“下完火车找不到来接自己的妈妈,早上起床十米之内看不见人,要是打人一巴掌,五秒钟跑出去十米,他绝对抓不住你。我家住15楼,从高处往下看,看不到路上的车也看不到对面的楼。感觉像是自己一家被锁在雾霾里,那种感觉,非常孤立无援。”说完之后,他又补充说:“但是过年当然要回家,哪有不回家的理儿。”
家住四川成都的何子兮是大一的新生,第一次离家几千里上了半年学,回家的心情更加显得迫切。“我妈说这几天比前几天好点了。前阵子同学发小视频给我看,一米之外,路都看不清。但是……就是这么严重,我还是天天想回家。我妈妈说要我就在三亚过年好了,但是太久没回家,就还是想。所以还是回了”。
家住黑龙江的徐晴是个爽朗的姑娘,她说:“家里现在零下二十七度,估计一下飞机就冻透了。但是爸妈和亲戚要过团圆年,他们一大家子人不方便过来,就只好我回去。”
从三亚学院社区了解到的数据来看,办理留校手续的仅有405人,约占全校总人数的1/50,而剩下的49/50,则都选择了“回家过年”。只是在雾霾严重的地区,回到家的同学们除了要应对气候上的变化,还有身体上的反应。
家住河南郑州的张洋说,自己在三亚的时候从不咳嗽,但一回家呼吸道的小毛病都会冒出来。“有时候能咳一个假期。”
家住陕西西安的王俊斌本来患有鼻炎,他说,自己只要在咸阳机场一下飞机,就会觉得鼻腔难受,嗓子发干,空气里灰太多,鼻炎马上发作,吃药也没有用。但是“回三亚就好了”。
而在三亚已经呆了四年的大四学生刘浩说,他觉得自己已经被三亚“驯化”了,每一年回家以后都发现自己对被污染空气的抵抗力越来越差,“大概因为长时间都呼吸的是干净的空气,突然一下子来了个口味重的,就受不了了”。
在这个“可以大口深呼吸”的城市,当北方因霾停课时他们在开着热热闹闹的体育欢乐节,不用戴口罩的在户外放肆的跑和跳。这个时候,很多人开始意识到,空气,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而随着北方城市的雾霾频频预警,一些同学和他们的家庭有了新想法。
“我爸妈已经准备在三亚买房了。”家住河北石家庄的刘梓其说:“爸妈现在也更希望我能毕业之后留在海南工作。毕竟我在这里读四年书,环境已经很熟悉了。”
“每次一个人在这边的时候,想着爸妈还在家里空气那么恶劣的条件下努力工作,就觉得心里很不是滋味。将来一定得多赚钱,把他们接到三亚来。”李晨说。
“人在哪里,家在哪里,离开原来生活的城市一定是很需要勇气的,我需要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才能说服爸妈把他们安顿到三亚来,三亚是个好地方,我觉得我到这里上学以后才更意识到干净的空气对于人的身体来说有多重要。现在每次一刷全国空气污染排行,我老家都是前几名,三亚最后一名。这个刺激真的是很大,我只希望我的努力能换到未来全家的健康。”已经大四自己创业的张宏说,为了尽快存钱,他决定年三十再回家:“三亚冬天机会多,多做一单就能早点实现我的愿望。”
“我们毕竟和纯粹的游客不一样,上了四年学,这里的好和不好都基本了解了,也算是半个三亚人,毕业后留下来也希望把这”全国人民的后花园“建设的更好。”同样是大四的林晓涵说,她已经在三亚市找到了工作。
从三亚学院就业处了解到的数据上看,2016年留海南工作的毕业生比上年增加了一百多人。
也许一名毕业生的话能从侧面反应出大家的心态:“朝夕相处四年,除了家乡,对三亚的感情是任何一个城市都比不上的,要是雾霾让家里不好住了,三亚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
其实,三亚一直是你的第二个家。
一个月后,等你回家。
(根据受访者本人意愿,文中所有名称均为化名,相关数据来自三亚学院大学生社区及招生就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