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党委书记、校长陆丹2017级新生开学典礼致辞

发布时间:2017-09-30浏览次数:75文章来源:三亚学院


大学的“加减乘除”


1.jpg


尊敬的李书福董事长、瞿明国院士、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我发言的题目是:《大学的加减乘除》。


祝贺各位2017级新同学进入大学之门。生活在网络世界,面对人工智能大趋势,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正视无所不在的“算法”。


未来科学发展还有一个大趋势是生命科学,按照其基因工程的算法,各位考上大学,已经很大程度上证明由于你们、家庭和社会教育系统的共同努力成功克服了我们每个人基因在智力发展水平方面可能存在的某种偏差或发挥了某些专长。对此,我们十分庆幸,也对自己的未来更充满信心。


有一种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共同关心的关于我们个人身心之外的人口教育状况算法,也许我们也应该知道。


今年,与各位一同被录取的中国大学生有近700万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一共培养了1.1亿多名大学生,未来你们学成之后,比较好的结果是成为其中的十三分之一,这上亿还在岗的大学生是你们的学长,是你们的职业前辈。


由于实践积累,他们中许多人具有更加深厚的知识理解力、行业岗位经验,特别是他们中许多人还有巨大的、中国式的、以知识改变家国命运的劳动热情和社会情怀,他们直接参与了中国由穷变富的惊世逆袭,他们与同时代其它人群一起共同构成中国改革开放最大的人口红利。他们是中国历史值得大大致敬的一代知识分子,你可以看他们是合作伙伴,当然在具体岗位上他们也可以变成竞争对手。以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算法,学业之中与学成之后,你们并不孤单,当然,也就丝毫不能孤傲。


与此相关的一个算法是,今年,各位的同龄人中有超过百分之五十七没有进入大学受教的机会。经过这么多年发展教育、工业化、城市化的努力,中国仍然还有四亿农民,他们中许多人没有接受过高中教育,即便在今天,全国也还有小部分适龄人口没有进入高中,这意味着他们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不足,需要以后化更大气力弥补,就整体而言其轻松补足的概率既低、道阻且长。


从社会理论的角度计算,包括不同年龄、层次、类别在内的学校教育的功德,在于帮助人类克服天性中的某些欠缺,提供给社会更多受过专门教育的人力资源,在于提供给个体更多接受专门教育的机会,以克服个体的某些不足,代之以更好的身心发展获得职业机会和生活价值。


人类进化到今天,有些与生俱来的自然天性比如马斯洛所说的人的饱腹、排泄、安全、交流、竞争等基本需求可以随人类文明进步被鼓励发展升华为人类的生存趣味、价值与意义,在人类完整的知识体系和丰富的馆藏、甚至是网络提供的知识库之中,静卧隐藏着这些人类珍宝,但发现、唤醒、掌握他们,不只是有机会进入,还需要专门的知识学习和学术训练,并非每个人拥有图书就拥有知识。


人类还存在另一部分所谓天性,用弗洛伊德的学说表示,它们隐藏、蛰伏在人的内心深处,比如:惰性,恐惧,贪婪,攻击性等等。所以,在人类社会的教育系统里,几乎都一代代的要求克服人的“劣根性”、鼓励培育年轻世代学成某些积极的社会性特征,比如:


自己做,克服依赖;不要怕,克服恐惧;有信心,克服犹疑;掌握度,克服贪婪;爱他者,平衡自私;能反思,弥补从众;要学习,战胜惰性,诸如此类。


人类的教育系统假设,如果不能通过学习改变这几个方面状态,带着这些所谓与生俱来的弱项,其未来的职业进步和生涯发展顺利与否就成为个人是否特别努力的幸运不幸运的或然性事件。


大学教育则有自己更高的诉求。在我看来,大学教育其实在坚定不移的相信:


上了大学的大多数学生一般都能系统的做上新的加法,加数是建构起新的理想梦想、正确的三观、思维方式,更会学习,形成学科方法、专业能力,变得客观理性,学会了自我安排、自立自励、主动学习和行动等等积极品格;


大学毕业的许多人还能够做上乘法:乘数是学业很优秀、事业更有前途、人生更有意义。能做乘法的与自己相比虽然是大概率,但与同届同校同学比也可能不一定概率大,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优秀毕业生;


当然,上了大学的人有的自己被做了减法,他们变得不如以前单纯的同时,可能或没有事业却已经事故,没有好梦成真却已经意志消沉,发生人格倒退现象。每年、每个国家、每所大学几乎都可能有做各式各样减法的大学生,发生在谁身上都令人痛心疾首。这意味着每个兴高采烈踏进大学之门的人,未必都能够志得意满的学成出门。


美国人口入大学的毛入学率是百分之六十,最后毕业率大约只剩下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中国人口入大学的毛入学率百分之四十,大学生毕业率百分之九十多。三亚学院的毕业率去年百分之九十六。这些高等教育的统计数据表明一个基本事实,入大学之门不易,毕业出大学之门也难。


可以肯定的说,中国的经济发展会带来中国社会更加的进步,不出意外,我们都将必然生活在这个“越来越好”的大趋势里。但同样可以肯定的说,社会总体趋好的环境并不完全对应每个人的发展都必然越来越好的条件与机遇,就像人工智能会使得整个社会劳动生产效率越来越高、带来许多岗位工作越来越便捷轻松一样,但未必对每个人都有利,有的岗位一定会被淘汰。这是知识社会的两面性,一方面知识会增进社会整体进步,创造更多财富机会,另一方面知识也给个体提出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不进则退。


那么,核心问题来了,我们每个大学生如何迎接大学教育和未来的挑战?


我所能提供的唯一答案是:不断学习,增进更大的学习动力,掌握更新的学习方法,提升更强的学习能力。

学习,是人类整体能够战胜其它动物和恶劣环境走到今天形成的第二本性,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性的一大特征。但是,学习并非是每个人的第二天性,并不是每个人自然的就可同等的获得学习这种人类社会性。


现代大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在我看来,加法乘法之前,是必须做好除法。大学教育有一个公分母,它由法理、公理、道义、公义、交际沟通、相互砥砺、科学思维、系统知识,专门技术,收敛随性任性、形成适应与发展能力等等教育内容和方法构成除数,每个大学生都是被除数,被除尽的,就是完成了大学阶段良好教育的人。


大学有没有更简要、更便于识别、记忆和操作的方法表明大学教育的除数?三亚理工职业学院建立的高等职业教育的除数是“价值观”、“专业技术”和“职业能力”三个品质;三亚学院则建立了自己比高职教育复杂丰富一些、比别人的本科教育更具确定性的本科教育公分母,即促进学生形成竞争力的五种品质:“价值观”、“思维方式”、“专业方法”、“专业技术”、“职业和生涯发展能力”,构成完成除法的方法是学校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对标这些品质展开教育教学。在相应正常的情况下,同学们毕业时的职业竞争力相对明显。这是三亚学院获得教育部表彰为全国大学生就业五十强院校、创新创业五十强院校的一个理由。


大学教育形成学生品质的公分母背后是大学办学气质的公约数。我们大家可能对大多数大学耳熟能详的是,科学气质,学术自由,质疑精神,反思能力,思辨风气,严谨学风等等。我们三亚学院的公约数在这其中,也出其右,是李书福董事长倡导的“学生走进校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走向社会”的使命,是“开放开明与共享,创新创业创价值”大学精神,是三气校风和自力更生、合力更新、有容乃大、不懈则优的校训,是我们的讨论、亲亲、品质、卓越的大学文化,是我们老师诚实、专注、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教学活动。


强调大学教育的公分母,可想而知是培养国家需要的接班人建设者中的具有竞争力的高位值而不是人口的平均值。在网络提供便利的现在和未来,我们可能不是被信息多寡、行动快慢、资源大小而淘汰,在相同相近条件下,我们会由眼光是否精准、眼光是否独到、以及背后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决定成败。而练就学生专业的眼界、眼光,理应是大学教育的一项专门技术。


值得骄傲的是,我们学校围绕学生竞争力的形成科学构建了大学教育的公约数。


学校把战略发展定位在“学生竞争力”的培养上,不是校长竞争力,教师竞争力,学科专业竞争力,管理和文化竞争力,校园和条件竞争力,这些都是站在学生竞争力身后的竞争力,是为学生竞争力的形成在背后提供支持支撑的、忠诚而厚积的力量。


学校聚焦学生中心,既落实国家战略,也对标国际化办学。这既然是我们的办学理念,便是我们的办学实践,就是办学方方面面人和事的评价标准。


2009年,学校引进了美国波士顿大学的教师评价经验,形成了与国际对标的教师评价指标;其后数年,学校每年派出百分之三十的教职工出省出国进行各类取经和研讨;学校所有学院的主要领导和部分学术骨干都已经完成第一轮的海外游学对标国际办学经验;学校对标华为、吉利的实践经验创设了“大学办学纲要”作为办学者的行动指南;去年起,学校率先在全校引入与国际接轨的课程大纲;学校参考国际经验整体转型辅导员队伍为思想导师等六师角色;学校建立了“学生中心”专业机构,从学校运行的底部对接学生学业问题,从学生学业进步的实际对接学生学习能力进步和职业生涯能力发展。


需要诚肯的说明,这些是我们这所大学的教育使命与追求,还遗憾的不是全部教育现实得以兑现;是我们大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总体状态,但是可惜的是,却并不是每个入门学生四年学习后都会得到同样的结果。


办一所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标杆大学,以应用型特色提供给学生更实用的教育服务,用国际化经验促进学校品质进步,由衷尊重教师并发挥教师更大的优长以更好的培养学生,我们一直在厉兵秣马,我们不断完备,您,2017届新同学,准备好了吗?


再过一段日子,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十九大就将顺利召开。回望历史与放眼世界,我们有理由相信,基于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基础和中国梦的精神感召,一个崭新的中国社会就将步入新的历史阶段。有赖于中国改革开放,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迅速,不久以前我们多数人还都来自农村,几代之上我们大都属于农民,中国还有四亿农民兄弟,他们中许多人未充分享受到现代良好教育,中国的乡土社会依然庞大、依然厚重和依然具有强大惯习,中国现代化的步伐与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乡土社会的现代化转型。能够看到这个局面的眼光,就不止需要大学教育足够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还需要足够的胸怀。作为中国人口中依然属于少数的年轻知识分子,你们获得了比同龄人多的教育与发展机会,我明白,良知和道义的热血澎湃在你们每个年轻大学生的身体,而相应的知识、能力和担当,您准备好了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