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网站

跨越十四年的爱,在三亚的冬天与你相见

发布时间:2023-01-07浏览次数:3文章来源:三亚学院

上传.jpg

从2009年伊始,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14年――作为艺术学院/国际设计学院的特色品牌活动,“三亚的冬天”始终带给人惊喜。14年一路走来,他们从校园走向了社会,在三亚的蓝天碧海间举行了一场以“爱在天涯、凤凰于飞”为主题的大展。以产教融合的新探索,联合天涯海角景区和第26届海南国际婚庆节,对标三亚旅游婚庆行业,在疫后经济复苏的关键时刻,用年轻设计师们的新锐态度与表达助力三亚经济向好发展。

冬日里的三亚,何止碧海蓝天

PERIWINKLE COALESCE WITH THE LAVENDER

四季往复,又到“三亚的冬天”,2022年对三亚和三亚学院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三亚学院在这一年里欣欣向荣:2022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中问鼎2022年中国民办大学第一、正式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获批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艺术学院/国际设计学院也借助第二十六届中国・三亚天涯海南国际婚庆节活动举办的契机,联合三亚天涯海角文化旅游区共同打造了一场主题为“爱在天涯・凤凰于飞”的婚纱礼服及婚礼场景设计大赛。


作为三亚学院的原创校园品牌――“三亚的冬天”服饰设计大赛自举办以来,秉承彰显三亚城市特征与魅力,弘扬三亚文化资源和人物特色活动的原则,通过设计和创意展示三亚学院传播艺术传统文化,立足海南地方文化发展的目标。“锦绣黎裳”、“海尚思路”、“裁锦化裳,凤凰花开”……一届届的主题无不在深耕海南文化上下功夫,本届更积极投身三亚主产业,在疫后复苏的关键时刻羽化成凤,舞动天涯。

微信图片_20230107195710.jpg

微信图片_20230107195714.jpg

以爱之名,相约天涯

FALLING ALL IN YOU

本次大赛主题“爱在天涯,凤凰于飞”包含两个理念:一是于爱情圣地天涯海角举办此次赛事,颇具浪漫色彩。二是设计作品中含有凤凰相偕、凤舞凰鸣的文化典故,既表达了对爱情长久的祝愿,也寓意着婚姻的幸福美满。突出“爱与情”,情不知其所起,一往而深,跨越山川湖海奔赴三亚,共赴盛世庆典。大赛设立了两个项目:一是婚纱礼服设计,二是婚礼场景设计,由艺术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和国际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联合筹备,同时作为今年第二十六届中国・三亚天涯海角海南国际婚庆节的一个单元,相约此地,共赴浪漫之约。

微信图片_20230107195923.jpg

微信图片_20230107131307.png

推陈出新,探索可能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与过往相比,本届大赛在三亚疫后的重要时刻,勇担社会责任,走出校园,面向社会,连通学术与市场。活动参赛者为三亚学院2019级毕业生,与往年毕业设计“放肆创新”的操作不同,本届毕业生真正与市场相接轨,“踏踏实实地做一些三亚需要的事”。他们结合三亚婚庆行业的需求和未来发展,通过作品服饰的语言表达,挖掘和传递对爱情的美好愿景,也是对专业学习理解的最佳呈现。本次大赛作为创意与个性化的“比拼”,充分展示出年轻人的巧思。在大赛主题的基础上,参赛者有效配置“甜蜜资源”,深挖“甜蜜素材”,助推三亚婚庆旅游市场与专业设计结合,尝试打造海南本土与审美时尚的靓丽名片。

微信图片_20230107131313.png

微信图片_20230107200158.jpg

加速产学研用,把握市场导向

MARKET-ORIENTED DEVELOPMENT

三亚学院艺术学院/国际设计学院始终为实现“产学研用”而不断努力,本次活动便是在此背景下的一次探索实践。旅游产业作为海南的支柱产业,其中婚庆行业(旅拍、婚纱摄影、婚纱场景等)是推动三亚经济发展的重要板块。艺术学院/国际设计学院结合海南自贸港建设需求,不断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始终立足海南地域文化,在新的课程体系中融入本土文化元素。学生通过对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打磨,真正参与到市场中去,践行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

微信图片_20230107200611.jpg


艺术学院的探索也是三亚学院产教融合的缩影之一。在“十四五”期间,三亚学院紧抓时代机遇,聚焦学生竞争力战略核心,以学科融合、产教融合、校地融合的建设路径,通过提供更好的学科成果为社会提供更多产品、助学生增强竞争力。三亚学院执行校长刘开南曾表示,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学校将利用好自贸港窗口期,通过产教深度融合的实现路径,培养“人才+”与“专业+”综合性人才,推动学校办学全面发展。而此次大赛正是从产学资源的精准对接出发,以优势互补、产学互助、人才互通,共同打造更具特色、个性化、多元化的产品,在吸引年轻力量的同时为其提供发展平台,为企业转型发展注入创新活力的典型案例。

微信图片_20230107200724.jpg

作为拓展产学研用的新渠道,艺术学院/国际设计学院关注地方文化发展,真题真做,加速高校与社会无缝对接的新生力量培养的新尝试,对助力海南自贸港专业型人才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对此,我们特别采访了本次活动的嘉宾,与我们分享她们的感悟。

陈琳三亚学院艺术学院/国际设计学院常务副院长

这是一场以海南本土文化作为竞赛主题,以在校大学生作为参赛主体的行业竞赛,是传统文化的时尚化表达,也是三亚城市美丽和人文特色的彰显,是一次思想文化审美的碰撞。

微信图片_20230107131336.png

活动推进的过程中,陈琳博士始终在思考,她认为在多年的高校工作中,三亚学院产出的作品内容质量极高,但常常缺少对外连接的平台,这样一来极易形成闭环思维,久而久之很可能会造成与市场脱节的“天马行空”创作。为了让学科方向、育人质量能够和商业市场更好地对接,使“走进校园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的办学使命落到实处,就需要用好以行业需求为评价标准的各类平台,本次大赛正是这样的机会。学院以大赛为桥梁,打破固有思维,让活动真正“落地”,无论是前期宣传,还是中期作品内容的多样化呈现,以及后续的市场化跟进都落到实处。这样不仅能形成“从教室到市场”的完整育人链条,也能使活动持续保持热度,从而推进文化孕育与品牌拓展。


“这对双方来说是一次互利共赢的合作。天涯海角文化旅游区给予艺术学院/国际设计学院更多元化的展示平台,扩大了宣传推广环节。我们为天涯海角文化旅游区提供了独有的原创内容。此前,国际婚庆节一般会邀请高定品牌参展,但本次高定品牌只是做相关的产品发布,更多的成品来源于三亚学院的原创。虽然高定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吸睛作用,但缺少长期效应。而我们的作品,能够很好地解决‘没有原创品牌'这一弊端。形成市场与本土化的良好互动,‘三亚的冬天’将多地、多次展示,一方面推广优秀校园文化,将我校品牌与校外企业对接,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接受行业的反馈,通过市场的‘考验’了解自身定位与发展。”陈琳博士说。

此次活动对于学院建设和未来发展颇具意义。陈琳博士表示:“首先,通过大赛的筹备与举办增强了学院的内部凝聚力。这次活动不止有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参与,环境与规划系的同学们也加入婚礼场景部分的设计。打通专业壁垒,实现课程联动,真正促成专业与专业、行业与行业相互促进的效果。明年,艺术学院还将延续婚庆主题,但不会将它作为活动的主题风格,只作为活动的某一单元进行展示,其他部分将融合地域特色元素,包括汉服、黎族和当地海洋文化等。此外,这场活动旨在让艺术学院/国际设计学院向服装设计界发出我们的声音,提高三亚学院知名度的同时,也将更多行业内的目光聚焦在三亚学院的舞台身上。未来,经过整合后,让‘艺术+本土化’产业赋能展开有效对话,嫁接历史与现在,传统与时尚,不断为美丽做出新的注解,相信我们的团队将会走得更远。”


杨洋 艺术学院设计系副主任、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负责人

这是三亚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探索应用型服装人才培养的一次重大收获。十多年来,学院始终立足海南,坚持以学生应用型能力为中心,着力营造浓厚的专业学习氛围,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比赛,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驱动力,真正实现以赛促学、赛教融合,全面培养的目标。

微信图片_20230107201140.jpg

杨洋副教授说:“本次活动是三亚学院艺术学院/国际设计学院向市场交出的一份答卷。从婚纱展出现场的反馈可以看出,我们的作品颇受好评,在传播中获得了认可。和市场上其他产品不同,学生的原创作品与灵感与以往的传统婚纱设计以及场景不同,他们围绕‘爱有多重形式,可以是爱情、友情、亲情,爱也可以是爱自己……’等思路对大赛主题进行解读,最终贡献出小众和市场接受度较高的作品。”                                                                                                      

活动过程中,不少学生表示得到了一次系统化的历练,也感受到成品实物与最早的设计“很近也很远”,四年的专业学习在这样的活动中得到了系统化的梳理,在专业思考中收获的设计理念经受了实践和市场的检验。很多学生更体会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的深层含义。比如获得大赛婚纱礼服设计类作品三等奖――《心婚》,作品灵感来源于父母的爱情,创作者李珏莹表示自己在爱的包围中长大,感受到了父母所传递的爱与情感,通过真实的切入点,将对大赛主题的理解注入服饰中。作为行业伙伴,三亚天涯海角文化旅游区对同学们在活动中表现出的各项能力表达了高度肯定。

微信图片_20230107131347.png

微信图片_20230107131352.png

今年,受到疫情等各类因素的影响,本次大赛选择在天涯书局展出(去年,天涯书局与三亚学院国际设计学院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但这样的场景下反而呈现出别样的视觉效果,体现了“文创”作品与婚庆表达的完美融合。在婚纱礼服设计作品中,一系列以黑色系为主色调创作的成品――《墨白》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球,与传统意义上采用白色表达圣洁爱意的方式不同,本系列设计作品大胆地使用了黑色,整体风格采用小众街头风与礼服相结合的样式,使其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

微信图片_20230107201408.jpg

指导老师齐文东表示:“该作品灵感来源于朋克风格,朋克原本属于亚文化的一种,在服装上表达非常直接且叛逆,体现了年轻人对现实社会的反思。本次设计将带有反叛精神的朋克式设计元素与礼服相结合,用黑和白的鲜明对比表达着当代年轻人对爱情的态度,爱就要轰轰烈烈、爱就是要告诉全世界。因此,本系列的男女装礼服设计希望打破人们对婚纱礼服的刻板印象,运用铆钉、皮革、镂空等设计元素装饰在礼服之上,让着装者有着极强的存在感;在用色上黑白交融又彼此独立,代表着爱情中既要相互支持又要彼此独立的爱情观。”

微信图片_20230107131401.png

微信图片_20230107131406.png

但实际上,该系列的成品设计并非一帆风顺。最初学生在确定设计方向时有些迷茫,对设计元素的抓取不够准确,通过与指导老师的多次沟通后,参考了大量朋克设计风的设计师品牌和秀场作品,从中提取设计元素,提炼服装的廓形。经过长期调研最终才确定了设计灵感版。此外,该系列作品的体量感较大,在配饰方面也进行了不少打磨,目前学生只呈现了一把权杖,在寒假期间还会运用3D打印的工艺制作更有权力感的皇冠、手臂上的臂饰,以及与礼服风格契合的包和鞋,从而以人物整体形象的角度去呈现朋克风格的婚礼服饰。

微信图片_20230107131410.jpg

类似充满趣味和新意的产品数不胜数。其中一等奖由邱婷《Runaway Bride and Groom》获得,整个系列围绕黎族元素进行,提取黎族传统服饰中的样式和颜色,并结合西方经典元素,用刺绣、包边、面料材质对比、分割等设计手法,表达出推陈出新,中西相结合的婚礼形式。

微信图片_20230107131415.png

微信图片_20230107131418.png

作品《生声》与《墨白》共同取得二等奖的佳绩。《生声》的作者邓微与指导老师宁静一同以地球为背景展开思考,在我们美丽的星球中这样的“伤疤”有着独一无二的美丑。地壳运动形成的裂谷、断层、造就了无与伦比的自然景观。同时,人类活动对黄金、钻石各类自然资源的无节制掠取也带给了地球无已复原的伤痕……

微信图片_20230107131425.jpg

微信图片_20230107131429.jpg

微信图片_20230107131433.png

今年,“三亚的冬天”暖阳依旧,随着崖州湾科技城的崛起,全国种业创新高地和国家深海创新中心加速推进,更有三亚学院产学研用路上的不断实践和探索。在后疫情时代,这些正与“三亚的冬天”品牌活动一起为推动三亚经济复苏产业恢复和升级,拉动三亚旅游消费,见证三亚的发展与革故鼎新。在新的赶考路上,三亚学院必将紧抓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战略机遇,做优做精三亚经济圈,为打造国际旅游胜地,以“婚庆旅游+”的思维大力助推三亚婚庆产业转型升级,构筑自由贸易港教育高地,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擦亮三亚旅游新名片。冬日里的三亚不止碧海蓝天,三亚学院“艺术+在地化”为你呈现专属的审美记忆,带你邂逅海岛暖冬,感受双向奔赴的美好。


备注:完整获奖名单

*婚纱礼服设计
一等奖:邱婷《Runaway Bride and Groom》(在逃新郎新娘)
二等奖:邓微《生声》、王银行&金鱼《墨白》
三等奖:王天婧《刻板印象》、李心怡《Be Yourself》、李珏莹《心婚》
优秀作品奖:蔡青青《慢热卢浮宫》、杨晨《以爱神之名》、周文莉《繁花不渝》、苏徐果《清泉漫森山》、陈子怡《Sea Rose》(海上玫瑰)、张婧《衍行》、汪嘉琪《隅竹音》、李洁安《生机》。
杨洋、宁静、齐文东、黎珏辰、黄超伟、吴昱等六位老师荣获优秀指导老师奖。

*婚礼场景设计
一等奖:梁萍、邵沛雨《矛盾空间》
二等奖:袁舒冉、文怡丹《海林相逢,廊道为引》
三等奖:牟雅琪、罗昱《比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