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学院学工队伍致知力行、踵事增华
为了更好地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基础上,深化理论的内化和转化,三亚学院于12月6日下午举办了“中国教育电视台思政公开课进校园全国巡讲――走进三亚学院”的专场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前党委书记,管理学博士冯培教授进行主题教育专题报告,报告题目为《对高校思想导师双重角色定位的再思考》。
冯培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原党委书记,管理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传播等方面的研究。他是党的十九大代表,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同时也是北京市新世纪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入选者、北京高校两课学科带头人、北京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北京“四个一批”优秀理论人才、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负责人。
在专场报告中,冯教授以“辅导员人生导师与知心朋友双重角色再认知”为出发点,深入剖析了当前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与新挑战,为在场的学工老师们提出要想实现目标明确、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我们应如何去构建、去实施、去督导、去评估?为我们提出切实有效的发展选择路径与教育创新模式,并强调了与学生沟通前的充分准备、在思想上指导解决困惑、行为上提供依据、现实中寻找案例的重要性。
冯教授在其讲座中指出,在开展学生工作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学会“俯身”以深入洞察学生情况,凝神“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同时聚集力量去“激发”学生的潜能。其次,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便在思想上为学生提供指导,解决其困惑,在行为上给予合理的解释依据,并在现实中找到恰当的案例,协助学生构建信息转换和观念变化。此外,还需掌握沟通定位的方法,实现与学生的契合而非盲目附和,形成具体而非空泛的交流方式。关注点应放在学生群体的现实需求和内在期望上,特别是在潮流趋势中因势而谋,把控时尚趋势,引领流行。最后,切入点应是解决现存的工作问题,寻找思想认识的共同点和情感交流的共鸣点。
冯培教授在讲座中强调了思想导师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角色。他鼓励思想导师们要优化自己的系统性思维,塑造一个宽广的育人视野,运用判断力、领悟力和执行力,在知晓责任、履行责任和承担责任的过程中,将有深度的教育实践转化为有吸引力的形式。他还特别强调,思想导师需掌握工作的整体关联性,并深刻理解以情感动人、以情育人、以情化人的精神内涵,使富有内涵的教育同时具备强大的影响力。并提倡思想导师要主动适应新的思想和理念,洞察大势、分析形势、利用优势、判断态势,以“C位出道”的方式与时代同步,强化教育与学生之间的共生关系。用名典金句驻颜价值面庞,美化有滋有味的哲理性;用精微影像点睛精神风骨,优化有情有义的思想性,把有高度的教育做得有深度。
整场报告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紧贴实际,指导与会教师进一步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学深悟、入脑入心,使得在座的各位老师认知视野更加开阔、育人理念更新、思政格局更加拓展。学校将持续打造“六师”专题培训品牌,加强理论武装工作,邀请国内知名理论专家来校报告巡讲,深入解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聚焦思想导师队伍的理论学习质效,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能量和多重支持。三亚学院学生处将在学校产教融合的战略背景下,不断聚焦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以产品思维导向育人全过程,聚焦学生的高质量就业,并以学术思维重新思考“六师”工作,开拓跨学科、跨界的思维视野,持续做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意识形态相关工作,推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高质量建设,实现“行之至则知愈达,知之深则行愈达”的理想成效。
(文图来源:学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