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海南自贸港“先行先试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三亚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法学会WTO法研究会、三亚国际商事调解中心主办,三亚学院法学院等协办,来自世界贸易组织、省市多个职能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国内知名高校的学者等200余人参会。我校朱沁夫副校长应邀致辞,法学院刘雅斌副院长、辛柏春教授、胡宏雁副教授等参加研讨活动。
朱沁夫副校长在致辞中说,“先行先试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源于202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借鉴国际经验的基本原则。高水平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首先需要充分借鉴国际经验,也就是要充分学习借鉴国际自由贸易港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和制度安排,才能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从而使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先行先试。其中,经试验检验行之有效的,可以将其转化为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推动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构建。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会给现有制度的运行带来风险,这也就是《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中所规定“建立风险预警和防控体系,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意义所在。三亚学院始终致力于为自贸港建设培养和输送人才,利用“海南自贸港合规研究院”等平台,助力海南自贸港各项制度的创新。
在研讨环节,辛柏春教授认为,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既有以WTO规则为代表的多边国际规则,也有以CPTPP、RCEP等为代表的区域性国际规则。其中,区域性国际经贸规则确立的标准明显要高于多边国际经贸规则规定的标准,如CPTTP规定的知识产权规则要比WTO更高。海南自贸港“先行先试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就要向以CPTTP为代表的区域国际经贸规则看齐。胡宏雁副教授主张,首先“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之“高标准”指对标世界贸易组织(WTO)标准而言,具有更高、更广、更严的标准;其次,数据跨境流动规制的困境、在FTA下数据跨境流动规制的实践及WTO框架下推进多方规则的可行性。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加快“先行先试高标准经贸规则”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既是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对标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的重要途径,也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构建我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必然选择。要逐步构建符合国际经贸规则、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事调解制度,统筹国内国外法律法规体系,按照法治化、国际化和便利化要求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结合中国实际,实现顶级开放,推动自贸港各项商事制度创新,源源不断地提供智力支撑和保障。
文/图来源:法学院 蒋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