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地域长效设计论坛暨设计专硕点建设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3-04-23浏览次数:13


4月21日,为了关注海南地域特色产物传统与现代风貌,探索新技术、新思潮下海南的“传统印记、社会服务、数字技术和谐共生”由三亚学院主办,艺术&国际设计学院承办,三亚学院南海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协办的“海南地域长效设计论坛”拉开序幕。论坛特邀广州美术学院刘平云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靳亦冰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唐孝祥教授、华中科技大学谭刚毅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王国光教授、上海大学王静艳副教授,围绕地域长效设计的主题展开的五场论坛在三亚学院书山馆报告厅举行。与论坛一起举行的还有三亚学院艺术学院设计学科建设研讨会及《海南传统民居分类保护利用技术规程》项目评审会。

 

1.jpg 

 

论坛开幕式由三亚学院艺术&国际设计学院院长助理孙晋博副教授主持,除论坛特邀嘉宾外,三亚学院副校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生处处长、学科办主任温春阳教授;教务处执行处长陈博;三亚学院艺术&国际设计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吴晓淇教授;三亚学院艺术&国际设计学院常务副院长陈琳教授;三亚学院艺术&国际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张鑫书记出席此次论坛,三亚学院艺术&国际设计学院部分师生代表参会。

 

2.png 

 

温春阳副校长表示,三亚学院从2005年办学至今,走过了18年的办学历程,为三亚学院成为全国五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民办高校之一感到自豪。他肯定了艺术&国际设计学院的领导班子及所带领的优秀团队近年来以地域文化为驱动力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成果的同时,今年又在第二批国家级特色专业以及特色课程建设中获得国家级一流课程,这样的国家级成果也成为了三亚学院的突破,希望艺术学院在2023年的国家新一轮的硕士学位点审核过程当中取得好的成果。温春阳副校长代表三亚学院校长陆丹教授和执行校长刘开南教授送上祝福,并代表三亚学院对本次论坛特邀专家们表示感谢。帮助艺术学院把脉艺术专硕的研究领域,凝练形成代表学院特色和优势的研究方向,感谢各位专家悉心指导的同时也预祝艺术&国际设计学院承办的海南地域长效设计论坛圆满成功。

 

3.png 

 

吴晓淇教授首先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团齐聚海南参加本次立足海南地域文化、以“传统印记、社会服务、数字技术、和谐共生”为主题的论坛。表示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背景下和当下数字化社会所形成的新世界条件下,讨论设计的作用和价值恰逢当时,具有重要意义。吴晓淇教授简述了海南的区位优势和国家赋予海南岛自贸港重任之后的发展变化,讲解了海南文化的结构、特质和历史地位,同时谈到ChatGPT和Midjourney等AI应用模型、AI技术产品的出现除影响着人类发展的轨迹还对传统的设计教育带来了重大挑战。同时表示借此论坛共同探讨设计的变革之机,探讨艺术学院的设计教育的发展,以及如何面对新的形势,是非常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学术活动。

 

4.png 

 

刘平云教授从中国古典理论及中国书画史论中的“迹象”开篇,借以表达艺术设计中作品的色彩和形象与设计的过程和精神内涵的关系,“落笔成迹,因迹生象”。随后,刘教授讲述其博士期间运用新技术进行的冬奥视觉设计的研究成果,强调在设计中科学的视觉逻辑和艺术的视觉审美同样重要。最后,刘教授分享了火遍全球的“冰墩墩”是如何从全球36个国家5816份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的。讲述“冰墩墩”的设计“迹象”,阐释了“冰墩墩”的设计思想,从“符号构成”、“表征方式”、“表征目的”等角度,对“冰墩墩”的设计过程进行了学术梳理和总结,并还原了“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总结了“冰墩墩”成为顶流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5.png 

 

王静艳副教授从文字的功能性和文字形式的关系切入,展示多组汉字相关的设计案例让大家直观感受汉字的变化和统一的博弈关系。了解任何一种文字形式都必须面对功能性的考验,这是文字传达信息的本质决定的。要使阅读者能够流畅的阅读,以及使书写者能够便捷的书写,对于书写者、雕刻者来说,尤其是后来的电脑作字的工人来说,文字形体越是统一、笔画形态越是简单、工作效率就越高;然而对于文字的阅读者来说,从来都是有一定的形态区别、丰富、有一定变化的东西,才会提升视觉兴奋点,更快速的浏览。当然也不能让变化过度,走向极端,要知道“五色使人目盲”,频繁的刺激过度,太过绚丽,也会让人眼花缭乱,视线跳跃不定,使阅读产生阻抗。变化总是需要在一个适当的范围之内。

阅读文字的生产从来都是这两方面对于便捷要求的拉锯战,为了提高效率必须追求书写、雕刻的速度以及节省纸张空间,而为了流畅阅读则必须让字大一些、细节变化多一些。在这个拉锯战中隶书、楷书产生,连替代楷体的宋体也是效率逐渐胜过阅读的产物。

 

6.png 

 

唐孝祥教授从岭南建筑学派代表人物到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以人为本”的人文价值系统娓娓道来,系统阐述了岭南地区建筑风格的精髓,讲述了岭南建筑风格形成的文化基因、岭南建筑的学理界定、地域技术特征、社会时代精神和人文艺术品格等五个方面。他灵活运用丰富的案例,让现场师生熟悉了岭南地区的代表性建筑:客家民居、广府民居、潮汕民居等,并在此基础上对岭南建筑文化的内涵与特征进行了深度解析。

 

7.png 

 

靳亦冰教授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角度,讲述了西北地区乡土聚落营建智慧。从政策背景、现状特征、智慧提取和展望思考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靳亦冰教授以陕、甘、宁、青、新五省(自治区)乡村聚落为例,与参会师生互动,展示了西北乡村聚落现状。分享考察调研分析过程,结合不同村落现状、产业发展方向及地域特点、生态保护、地域文化传承等方面提出的发展思路。

 

8.png 

 

王国光教授以汕头传统民居保护利用实践为题,展示和讲述了民居的的保护与实践成果。保护与修复过程中要结合本土实际及对人文文化等方面要做好充分了解,在尊重居民意愿的同时,要秉承整体观、可持续、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基本原则,合理规划、合理管理。

通过图文阐明了小公园开埠区骑楼老街的历史人文、老街的隐性文脉要素与设计思考,最后展示了骑楼老街建筑保护性修复过程与成果。

 

9.png 

 

陈琳院长代表三亚学院艺术学院,三亚学院国际设计学院在论坛主题演讲后再次对五位主讲嘉宾表示真挚的感谢。陈琳院长表示,本次论坛重点解读海南地域传统与现代风暴,探索新技术下、新思潮下海南的传统印记、社会服务、数字技术和和谐共生。这些命题以及多领域的设计实践,也体现出我们艺术学院未来在教学、科研中的并重发展的整体思路。本次论坛其实也是集专家的智慧,助力我们三亚学院艺术学院在海南自贸港国际设计岛中的发展和进步。虽然论坛暂告一段落,但希望我们的老师和同学们可以带着本次会议的精神、带着我们传承地域文化、创新社会设计的这种责任多思考,相信自信的我们是不会畏惧问题的。我们将从问题出发,自信的迈向新高度,同时也感谢艺术学院背后为这个论坛默默付出的老师和同学们,是你们的精心准备和坚守努力成就了我们今天非常好的论坛的效果。

 

10.jpg 

 

文图来源:艺术学院